产品名称:MUG营养琼脂培养基
英文名称:NA-MUG Medium
产品编号与包装规格:
产品编号 | 产品类型 | 包装规格 |
028267 | 干粉 | 250g/瓶 |
产品用途:用于滤膜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大肠埃希氏菌。
MUG营养琼脂培养基检验原理:蛋白胨和牛肉膏粉提供氮源、维生素、氨基酸和碳源;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;大肠埃希氏杆菌含有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于4-甲基伞形酮-β-D葡萄糖醛酸苷(4-Methylumbellifery-β-D-Glucuronide简称MUG)的β糖醛酸苷键,使其水解,释放的4-甲基伞形酮在366nm紫外灯下产生蓝白色荧光。97%的大肠埃希氏杆菌、10%的沙门氏菌以及少量的志贺氏菌具有葡萄糖醛酸苷酶。
配方成分:
配方(每升) | 含量 |
蛋白胨 | 5.0g |
牛肉膏粉 | 3.0g |
琼脂 | 15.0g |
MUG | 0.1g |
最终pH 6.8±0.2 |
使用方法:称取本品23.1g,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 L,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,分装三角瓶,121℃高压灭菌15min,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倾注直径50mm平板备用,倒好的平板在4℃下可保存两周。
质量控制:下列质控菌株接种待测试培养基,35~37℃,24h结果如下:
指标 | 质控菌株及编号 | 标准值 | 特征性反应 |
特异性 |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 | — | 菌落在366nm紫外灯下产生蓝白色荧光 |
弗氏柠檬酸杆菌ATCC 43864 | — | 菌落在366nm紫外灯下产生弱的蓝白色荧光 |
鼠伤寒沙门氏菌CMCC50115 | — | 菌落在366nm紫外灯下无蓝白色荧光产生 |
注意事项:
1、称量时注意粉尘,佩戴口罩操作以避免引起呼吸道系统不适。
2、干粉培养基使用后立即旋紧瓶盖,避免吸潮结块。贮存于避光、干燥处。保质期均指未开封产品的保质期。开封后根据存放条件的不同保质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。
参数图片如有变动,请以实际为主。